榆林定边县的鲜食玉米产业正迎来迅猛发展。当地玉米从种植基地和农户手中,步入生产线,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华丽蜕变。这一过程中,蕴藏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农民的收入,都展现出诸多亮点。

企业加工模式丰富

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食品厂内,玉米品种多样,在流水线上持续变换形态。厂内加工的玉米种类繁多,包括黄玉米、白玉米等。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基地及邻近农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米从收获到蒸煮锁鲜的整个过程仅需3小时,这一效率保证了玉米的新鲜度,对企业产品质量构成重要保障。

3 小时内完成蜕变!定边县糯玉米的神奇之旅  第1张

自2021年起,该公司着手建立“产业融合、基地建设、农户参与”的发展策略,成功打造了占地1000亩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并构建了完整的封闭式产业链。该模式有效连接了产业各环节,显著提升了产业运作效率。

农户合作无后顾之忧

牛伍平是衣食梁村的一位合作农户。他今年种植了100亩糯玉米。与他签订的保底协议,对他而言,犹如一颗定心丸。公司为他提供了种子和技术支持,让他无需担忧销售问题,从而既省心又省力。此外,他还计划明年继续与公司合作。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该合作模式深受农户喜爱,并能有效解决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难题。

此类合作模式并非少数,在全县范围内,众多种植户从中获益。公司对各个环节实施统一标准化管理,农技人员则深入田间进行细致指导,确保各项农事操作准确无误,从而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产量与产值的双丰收

今年,公司鲜食玉米订单种植面积达1182亩,涉及35户种植户。生产的鲜食玉米共计562万棒,预计产值将达787万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企业当前稳健的发展势头。企业的发展不仅自身受益,同时也促进了种植户的收入增长。

市场对新鲜玉米的接受度不断提升,预计其产量与产值将保持增长态势。若该产销模式得以持续改进与普及,玉米产业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发展前景可期。

3 小时内完成蜕变!定边县糯玉米的神奇之旅  第2张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企业推动下,农户合作项目的平均年净收入显著增长,已突破1000元大关。这一数额在当地农户眼中并非微不足道。此举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准,更激发了他们对玉米种植前景的信心。

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促成了收益的增长。企业通过加工与销售,农户通过种植与经营管理,每个环节均致力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定边县在农业产业化领域实现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孵化了28家农业产业化领域的重点企业,其中国家级6家,市级15家。此外,还培育了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些企业及联合体的成立,对全县农特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成果系多年发展积累的结晶,得益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在此过程中,产业逐渐呈现出组织化、标准化、区域化的特点,从而颠覆了过往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定边县近期聚焦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开发。过去,该县主要关注农产品的种植成效,而目前,其关注点已转向销售领域及产业链的拓展。这一策略转变有效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和企业的效益提升。此转型举措与当前农产品市场的潮流发展相契合。

在当前这一趋势中,关键在于确保中小种植户的利益得到维护,防止他们在产业链转型过程中被边缘化。为此,各方需投入更多深思熟虑和实际行动。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就这一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同时,也欢迎各位点赞并转发本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