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导致对运动康复等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在上海,甲级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这一联合行动不仅为民众带来了更多便利,而且在健康管理领域拓展了新的路径,值得关注。

华山医院率先行动

2024年3月,在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的鼎力相助下,打浦桥街道的“打浦医学健身中心”正式向社会开放。这一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运动医学服务正式融入社区生活。健身中心的设立使得专业的运动医学指导更加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显著推动了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凭借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丰富经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其他医院借鉴此模式、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角色

上海三甲医院与社区联手,运动医学指导下沉社区,居民将享高质量医疗服务  第1张

位于打浦桥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同样热情参与。治疗师长张阳指出,对于缺乏运动基础却想通过锻炼来管理健康、降低体重的人群,中心将首先进行全面的健康状况评估。评估内容涉及关节活动度、肌肉伸展性等关键部位。这种全面的评估对于确保健康至关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居民生活区附近,便于在推广运动医学时掌握居民的个人健康状况,从而为不同个体量身定制运动计划,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成为社区运动医学推广的重要环节。

社区运动损伤现状

华英汇教授,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强调社区中众多运动损伤病例未得到妥善治疗。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撕裂等损伤在社区中较为常见。许多患者在受伤初期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导致“老伤”随时间恶化,严重影响了关节健康。以打浦桥街道为例,这一现象在上海众多社区中普遍存在,凸显了在社区推广运动医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若能在社区层面有效开展损伤发现与康复工作,将有助于避免居民病情进一步恶化。

社区推广运动医学意义

上海三甲医院与社区联手,运动医学指导下沉社区,居民将享高质量医疗服务  第2张

本次推广活动与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致力于提升服务能力的宗旨紧密契合。华山医院与社区的紧密协作,体现了“以健康为本”的服务理念。社区医院位于居民区,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对于作为康复关键防线的角色极为关键。一旦健康问题出现,应立即进行治疗;若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上级医院。以运动损伤为例,初期即可在社区得到妥善处理;若社区缺乏预防和治疗措施,小病可能演变成大病,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临床和教学协同模式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与社区紧密携手,致力于开拓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华山医院,打浦桥社区的康复治疗师完成了为期六周的线下培训,并踊跃投身于线上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参与疑难病例的会诊。这种合作模式显著提升了社区的医疗技术水平。显而易见,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康复治疗师将更加高效地诊断和治疗患者。若此模式能在更多社区得到推广,上海社区的总体运动医学防治水平有望实现显著提升。

运动处方研发及联盟推广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正积极筹备,计划引入更多专门针对特定疾病的运动康复计划,这些方案中包括专为痛风性关节炎设计的,融合中国特色的运动治疗方案。此举预计将助力更多患者实现康复目标。同时,长三角运动医学联盟已吸纳了众多医院及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联盟致力于传播运动医学的先进理念,并在医疗一体化服务领域持续深化合作。这一发展趋势预示着上海的运动医学社区推广模式有望向长三角其他城市拓展,为更广泛的居民群体提供专业的运动医学咨询服务。

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您是否曾在生活中见证过运动损伤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分享您的亲身经历。同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并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