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近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激动。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研发,鸿蒙系统已达到与欧美同行30多年累积的同等水平,实现了操作系统的自主开发与完全可控。

鸿蒙研发之路的开端

华为的软件基础设施1.0版本是鸿蒙操作系统的雏形。王成录,曾任华为软件部门总裁,领导了该项目的研发。他制定了为期五年的研发规划。在2019年以前,华为手机市场表现卓越,出货量超过2.4亿台,超越了苹果,麒麟990芯片也达到了技术高峰。这些成就为鸿蒙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研发团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持续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美国随后实施的制裁引发了局势的剧烈变动,鸿蒙系统的研发因此面临新的挑战,而通信行业的整体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调整。

10 年研发!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打破欧美 30 年垄断  第1张

美国制裁带来绝境

10 年研发!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打破欧美 30 年垄断  第2张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此举措导致华为手机无法继续使用安卓系统,并对芯片供应商实施了限制。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华为全球5亿终端用户,使他们面临系统更新的难题。谷歌应用无法访问,海外市场的手机使用陷入困境。同时,高通4G芯片的使用受限,使得华为销量急剧下降。华为因此陷入了芯片和应用的严重困境。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之外仅谷歌应用市场独存。尽管国内有多种应用市场供消费者选择,海外用户却因谷歌支持的中断而遭受了显著影响。此次制裁不仅对全球市场布局造成了深远冲击,亦对华为手机业务的根本基础产生了动摇。

鸿蒙仓促亮相

2019年8月,华为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紧急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该系统的首个1.0版本首先在智慧屏产品中得以展示。面对当时的紧迫形势,华为迫切需要向公众展示其在操作系统研发方面的成就。在这种压力之下,鸿蒙系统开始向全球观众展示其独特魅力。

10 年研发!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打破欧美 30 年垄断  第3张

华为在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下推出了鸿蒙操作系统。尽管鸿蒙系统在初次亮相时可能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一举措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象征着华为在逆境中努力寻求突破,并开启了公司在操作系统领域探索全新发展道路的先河。

鸿蒙的折中策略

自2020年5月起,制裁措施得到加强,鸿蒙操作系统开始采用双框架架构。这一系统不仅包含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还整合了安卓开源代码。通过这一策略,鸿蒙系统得以同时支持鸿蒙原生应用与安卓应用的运行。该措施旨在兼顾市场需求与用户的使用习惯。

该策略在当时的地位极其关键。它不仅有效遏制了安卓用户的流失,而且逐步推动了鸿蒙系统原生应用的扩张。这一举措为鸿蒙系统的持续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用户基础。此外,双框架机制也成为应对制裁的重要策略之一。

鸿蒙的发展进程

原生鸿蒙系统的推出,标志着关键性的进展。目前,该系统已顺利攻克了底座和体验两大关键战役。这一成就彰显了鸿蒙系统正按预定计划稳健发展。其研发进程展现出高效与迅速的特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鸿蒙系统在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飞跃,确保了自主性和可控性。

10 年研发!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打破欧美 30 年垄断  第4张

鸿蒙系统的未来发展遭遇了生态竞争的挑战。生态系统的构建对鸿蒙系统的最终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华为公司持续投入生态建设,并积极邀请开发者及硬件制造商加入其中。

生态构建的重要性

鸿蒙系统的成功高度依赖于生态建设。王成录指出,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包括硬件规模的扩大和应用数量的增加。只有当硬件设施完备,应用种类多样化,鸿蒙系统才能达到其预期的成功。

鸿蒙操作系统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生态系统的构建。在生态系统构建方面,广大读者朋友们,您认为最关键的突破点在何处?我们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分享。这一重任需要华为及其众多合作伙伴不断投入资源,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一旦生态系统构建完成,鸿蒙操作系统有望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

10 年研发!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打破欧美 30 年垄断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