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法国里昂落幕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们的卓越表现成为一大亮点,令全体中国人民感到自豪。选手们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技艺,展现了高超的技能水平,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并带来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成绩。这一成就的背后,反映了中国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以及在该领域取得的快速发展等众多问题。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再创佳绩,获 36 枚金牌  第1张

中国代表团佳绩累累

9月10日至15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举行。我国代表团共派出68名选手参与全部59个项目的角逐。我国选手表现出色,共收获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及8个优胜奖,这一成绩使我国在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上均位列第一,刷新了我国参加该赛事的最佳纪录。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选手们的辛勤训练和各方的全力支持。中国选手的出色表现,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技能领域的卓越水平。这一成绩不禁让人深思,在为技能人才营造如此优越的环境下,我国在下一届大赛中是否能够再创佳绩。

金牌得主的奖励

42名在36个项目中夺得金牌的同志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包括唐凡在内的金牌获得者进行了通报表扬。他们每人获得了3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免税),这一数额十分可观,是对他们刻苦钻研技能和取得优异成绩的认可。除了经济上的奖励,他们还根据相关规定晋升了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等级。与此同时,支持他们的36个项目背后的技术指导专家组(包括相关人员)也各自获得了3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免税),这一举措彰显了对团队整体合作成果的重视。这些奖励措施不仅对激励更多人投身技能学习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技能竞赛的关注。

银牌得主利好政策

贾京等十位同志在九个项目上荣获银牌。他们还受到了人社部的通报表彰。每人获得的奖金为18万元(免税),这一数额对于激发银牌获奖者在技能领域继续发光发热起到了显著激励作用。同时,他们依照规定晋升了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此外,这九个项目的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也各自获得了18万元(免税)的奖励。这一事实反映出,在中国的人才体系下,即便未获金牌,银牌获得者同样受到重视与奖励。这对完善中国技能人才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然而,这样的奖励机制是否足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银牌项目,追求卓越,尚待观察。

铜牌得主也受嘉奖

闫志广等五人于四个项目中荣获铜牌。他们受到了表彰,每人获得12万元人民币奖励(免税),并依照规定提升了技师职业技能等级。他们所在项目的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亦各自给予了12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免税)。尽管铜牌在数量上不及金牌和银牌,但获奖者的荣誉和价值同样得到了认可。此举有助于提升那些虽未达顶峰却依然杰出的技能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在这样的激励下,是否会有更多人士愿意投身于铜牌项目的技能竞赛中?

优胜奖获得者的待遇

陈彬彬等9名同志在8个项目中荣获优胜奖,受到通报表彰。每位获奖者将获得5万元奖金(免税),且有机会提升至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此外,参与这8个项目的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也将获得每人5万元(免税)的奖励。优胜奖的设立表明,即便未获得显赫的奖牌,他们亦展现了卓越的表现。此奖励机制旨在激发中等技能水平人才的积极性。他们能否成为其他中等水平选手的学习典范,进而激励更多人努力争取优胜奖,值得关注。

其他优秀人员表彰

蓝宇航和陈文彬两位同志因表现突出,获得通报表扬,并依照规定提升了一级职业技能等级。同时,255名中国技术指导专家,如吕恩铭等,59名中国翻译,如蔡希苑等,以及360名中国教练,如周志鹏等,因在大赛中贡献显著,亦获通报表扬。此外,267名入围集训的选手,包括吕岳强等,亦获得表彰,并按照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这一系列举措充分显示出中国对竞赛相关环节工作人员和潜在种子选手的高度重视。对于这种全面性的鼓励政策,其意义如何,您有何看法?

我国对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及贡献者的重奖举措,彰显了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并表达了提升技能人才地位的决心。此举亦为追求技能梦想的人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我们期待这种激励机制能助力中国在技能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