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上午9点40分,海南省政府正式发布暴雨二级预警。此次预警发布,是由于“潭美”残留涡旋与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已导致海南地区出现多起气象异常,公众需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觉。
海南多地出现强降水
在过去24小时内,海南大部分区域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其中琼中、屯昌、琼海及万宁等地的多数乡镇降水量更是超过了250毫米。这种强度极高的降水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显著压力。例如,基础设施面临被浸泡损坏的风险。众多街区道路被水淹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
受此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内,海南多个地区将持续出现降水现象。其中,万宁、陵水、琼中、保亭、琼海的部分乡镇将面临100至200毫米的强降雨,而屯昌、定安、五指山、白沙的部分乡镇则可能迎来50毫米的降水。这一情况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积水,进而扩大受灾区域。
海口的天气变化
受“潭美”残余低压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海口市10月30日白天天气依然严峻。预计当天将出现阴雨天气,部分区域将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可能遭遇暴雨。沿海及陆地风力预计为4至5级,阵风可达6至7级。从10月30日夜间开始,强降水天气将逐步减弱。10月30日夜间至31日,天气将转为多云,并伴有小阵雨。在此天气条件下,市民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琼州海峡在10月30日白天遭遇了6至7级的风力,阵风达8级;而夜间风力减弱至5级,阵风在6至7级之间。与此同时,北部湾海面及本岛西部海面在当日白天同样遭遇6至7级风力,阵风8至9级;本岛东部及南部海面,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风力为6至7级,阵风8级。到了夜间,各海域的风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面临的风险与防范要求
10月30日,海口地区白天空气出现较强降水。相关部门需持续确保中小型水库的安全,并妥善管理漫水桥(路)。城乡积涝、农田渍涝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例如,对于城乡中地势较低的区域,应立即排水以防止内涝加剧;同时,农田积水过多时,应迅速疏浚沟渠。
交通疏导是一项关键措施。频繁的降雨导致道路积水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减缓,甚至可能引发交通瘫痪,因此相关部门需迅速采取疏导措施。同时,针对洪水、山洪以及地质灾害等潜在风险,应加强危险区域的防御工程建设。另外,在海南部分地区,大风天气下船只安全管理显得尤为紧迫,必须采取措施以防船只受损或船员遭遇不幸。
暴雨来袭应对措施
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雨,居民家庭应预先储备应急物资,包括手电筒和沙袋以防雨水倒灌。同时,室内电器需做好防潮和防短路措施。在农业领域,应加强温室大棚的骨架加固,并清理沟渠以确保排水无阻。
在公共场所,行人应保持与变压器、电线杆等带电设施的安全距离,以防触电风险。驾驶过程中,若遇到积水路面,需先确认水深,严禁强行穿越。若车辆在积水处熄火,切勿尝试重启。在山区遭遇暴雨,切勿前往低洼地带或河岸。
对有关部门工作的期望
受灾地区居民期待相关部门更加主动地应对这场暴雨带来的危机。政府部门需在协调中迅速解决排水难题,并修复受损的道路及基础设施。同时,社区亦需发挥其积极作用,例如关怀孤寡老人,并供应临时应急物资。
有关部门需立即高效启动对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排查行动,并尽快将危险区域的居民疏散。在当前复杂的天气状况下,市民期望政府部门能够确保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持稳定,避免出现趁机炒作价格的行为。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极端天气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公众的安全意识。历史上有诸多悲剧案例,均源于安全意识不足。例如,有些人因图一时之便,在暴雨积水区域冒险前行,最终不幸被水流冲走。
公众需将安全意识深植于心,方能更有效地与政府协作应对灾害。无论是远离高风险区,抑或是加强个人与家庭的防护措施,安全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支柱。同时,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对于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亦大有裨益。
在遭遇暴雨等恶劣天气时,您是否拥有独到的应对策略?若有的话,不妨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此外,恳请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掌握有效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