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正从重庆东南门户向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迈进。这一转变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并引发了人们对区域发展模式的深入思考。
区域优势助力发展转型
自2019年起,众多如谢新平夫妇般从湖南迁至深圳务工的人员,因公司搬迁而选择在秀山定居。秀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关键所在。该地紧密围绕全市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目标,逐渐成为外来人员的新家园,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随着人员的大量涌入和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这一区域优势对整体转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秀山不仅安商,更能富商,其良好的政策吸引了企业和人才汇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持续升级。
迈思科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自2018年迁至秀山后,其业务范围逐步拓宽。起初专注于电池和耳机生产,现已扩展至充电器、蓝牙等产品,并在秀山实现落地生产加工。这一成果显著得益于秀山对区域优势的深度挖掘与利用,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种类。
投资环境与物流体系相辅相成
秀山县振雄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得益于秀山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物流体系。公司自入驻秀山不久,便成功将首批价值3000万元的玩具产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运往莫斯科,进而进入欧洲市场。这一成就,离不开秀山高效、完备的物流系统。秀山不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而且在物流领域的发展亦十分迅速。
秀山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的关键节点城市,去年10月成功开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及中欧班列。此举吸引了周边10多个区县的货物通过秀山“借道”出口。其物流网络覆盖广泛,为企业的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提供了坚实的运输支持。同时,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落户,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地区的发展。
物流格局初显成效
秀山在物流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该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渝怀铁路300万吨级战略装卸点。此外,大宗货物的全年吞吐量更是高达1000万吨。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秀山物流的承载能力。
秀山已开通17条武陵物流专线,覆盖周边数十个区县。此举使得众多企业,包括众多“武陵加工”和“秀山制造”企业,得以受益。他们通过武陵山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和东盟跨境公路班列,借助通道将产品运往海外,从而拓宽国际市场。物流的便利性使得更多地区的产品得以走向世界舞台。
打造国际陆港与旅居福地
秀山在物流领域深耕细作,同时也在国际陆港和宜居环境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力。目前已建成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企业可直接入驻,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建厂。此外,秀山高新区正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十个重点产业链进行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有127家工业企业、40家跨境电商店铺和105家外贸企业入驻秀山高新区。
秀山积极深挖本土文化,以吸引游客,包括花灯、边城、土苗等文化特色。同时,通过执行“劳有厚得”、“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心有久安”四大吸引人才计划,以及26项具体措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2.3万人至秀山就业创业。
产业带活城市建设
秀山秉持“通道引领物流,物流推动经贸,经贸促进产业,产业带动城建”的发展思路。依托交通与物流的驱动,经贸得以繁荣,进而激发产业兴盛,产业的增长亦助力城市建设的推进。这种环环相扣的发展模式,是秀山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
秀山县内众多企业的发展,在持续进步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需求推动秀山持续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致力于营造更加适宜企业和人才居住与发展的城市环境。
迈向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秀山,从昔日的无名小县,如今正朝着渝鄂湘黔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迈进,在区域发展中书写了辉煌的篇章。未来,秀山如何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在区域内的辐射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答的课题,同时也引发了广大读者的深思。我们期待看到秀山发展的读者为这篇文章点赞、分享,并积极参与评论交流。秀山的成功故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区域发展生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