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通知》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份通知全面涉及了自然资源保障的多项内容,与全省经济增长及民生保障密切相关。通知中包含诸多亮点,值得细致分析和深入探讨。
通知出台背景的考量
省自然资源厅发布该通知,基于对全省自然资源使用现状及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评估,作出了相应的决策性部署。在全省的发展进程中,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始终是关键所在。省自然资源厅综合处处长张松岩指出,发布该通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全省经济的复苏与持续增长,这一举措体现了政策制定与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目标的紧密联系。这不仅揭示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对未来全省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规划。
在当前经济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确保合理运用自然资源要素,对于增强本省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已颁布了一系列通知,目的在于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进行规范与引导。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定
针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域,通知中明确了特殊规定。该规定允许这些地区将零散的集体建设用地整合,形成较大的宗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经营性用途土地,得以进入市场流通。此外,试点区域实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邻近国有建设用地的组合供应。这一规定打破了传统土地供应模式,通过创新和优化土地资源的整合与供应方式,预计将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土地整合的具体执行在不同地域可能面临多种不同情况。实施措施时,必须考虑各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这不仅为这些地区增加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渠道,同时也要求相关部门在操作上需格外谨慎,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严格遵守市场规律,以此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全省图斑数量已达到约235万。这一数据将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督、城市更新以及城市体检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国土空间规划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正是建立在大量数据支持之上的,这些数据有助于精确了解本省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省自然资源厅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持续投入努力。该厅牵头13个地级市和103个作业单元,对城市国土空间信息进行了精细化处理和补充。这一行动对于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的更新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工作不仅为城市用地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支持,也强化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监督,以及城市体检评估和用途管制等方面的治理能力。总体上,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全省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耕地保护现状及成效
自2021年起,我国耕地面积累计增幅达到1758万亩,连续三年实现净增长,成功遏制了耕地持续减少的态势。在耕地保护方面,江苏省同样取得了卓越成效。近期,该省秉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全面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通过严格审批建设用地、优化项目选址、实施“增存挂钩”等策略,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耕地占用,以有限的耕地资源支撑了更多优质发展。
江苏省在耕地保护方面实施了众多主动策略。自2019年末起,该省全面开展了全域土地整治试点项目。截至2023年,江苏已设立并完善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设与更新体系。同时,在完成“三区三线”的划设后,江苏亦启动了与永久基本农田相关的占用、调整及补划的论证工作。这些措施有效维护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全力支持了重点项目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已连续七年执行省级耕地保护激励政策,每年对50个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进行表彰,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各方的积极性,并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到耕地保护的一线工作中,其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地质灾害排查及应对
截至2024年10月15日,全省共发现8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约1.12万人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高达10.13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省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月12日,我省成功预测并预警了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免了2人伤亡。这一成功经验已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本省在地质灾害应对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今年,遭遇强降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已陆续启动了省级和市级的多次防御响应。这些行动体现了政府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深切关怀。鉴于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复杂性增加,我省将如何持续强化应对策略,值得关注。
通知未来的影响
经过全面分析,该通知内容涵盖土地使用、耕地保护及地质灾害应对等多个方面。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对省内整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今后,这则通知将如何从细节着手,以促进全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它能否如预期般全面提升省内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所有关注省内发展的人深入思考。此外,我们诚挚邀请各位读者留言、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