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泗县虹城街道东关社区携手泗县880志愿服务队,共同举办了一场独特的“有为小课堂——劳动体验”活动。该活动以山芋采挖为主题,青少年参与者收获颇丰。活动背后,诸多亮点引人注目。

活动缘起

泗县虹城街道东关社区历来注重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升。社区工作人员认识到青少年对农业知识的欠缺,便策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让青少年学习农业知识,亲近自然。正值农作物丰收的季节,社区与泗县880志愿服务队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了采挖山芋的农事体验活动,旨在为青少年开启农业知识的大门。以东关社区为例,山芋是当地常见的作物,然而,许多青少年却对它的种植过程等详细信息知之甚少。

科普与劳动相结合的活动并非偶然现象。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青少年与自然及农业活动的距离逐渐拉大。为此,此次活动的适时开展,为青少年接触自然创造了良机。

采挖现场

山芋采挖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动关社区辖区的二十余名青少年踊跃参与其中。他们在田间忙碌地采挖山芋,同时分享着课本上的知识。一位青少年激动地解释道:“这叫块根,也称作贮藏根,是根的一种特殊形态,我们生物课的老师曾经提到过。”在此,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

青少年们严谨地挖掘着山芋,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在田间地头变得鲜活起来。在这群青少年中,许多人还是首次目睹了未出土的山芋,他们动手挖土、拔出山芋,脸上流露出好奇与喜悦,将科普小课堂从教室转移到了充满泥土气息的田野。

农业知识科普

泗县虹城街道东关社区开展有为小课堂,20 余名青少年采挖山芋  第1张

社区特地邀请了农业科普志愿者前来,对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山芋种植知识讲解。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山芋在泗县的种植历史,指出这一传统已持续多年;此外,他们还详细阐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种植周期。

志愿者对山芋品种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泗县山芋品种丰富多样,各品种在口感和形状上存在明显差异。他们还介绍了种植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包括浇水量和施肥时间等。这些信息使青少年对山芋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传播泗县“山芋之乡”的文化品牌。

收获的多重意义

此次组织青少年参与的山芋采挖活动,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学会了多种农作物的采摘技巧和注意事项,还在体力锻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走出家门,锻炼了身体,提升了体质。与室内学习相比,这种户外实践有效减轻了学习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思想层面上,青少年对劳动的美丽有了深刻的体会,并意识到粮食的获取并非易事。泗县的山芋作为当地的特色粮食品牌,青少年们亲自参与采挖过程,亲眼见证了每个山芋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勤汗水,这让他们对粮食更加珍惜。

志愿者角度

东关社区的志愿者陈文娟感慨良多。她指出,山芋作为泗县的特色粮食品牌,通过参与采挖山芋的活动,青少年能够深刻体会到粮食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在活动中,志愿者们热情引导青少年,积极为他们解答疑问和困惑。

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积极投身于准备工作,这其中包括联络农业科普志愿者和准备采挖工具等事宜。他们的辛勤努力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劳动实践平台,成为推动活动圆满成功的核心力量。

未来规划

东关社区并未计划将本次事件仅作为单次活动。他们计划在未来持续举办“有为小课堂——劳动体验”这一实践活动。社区将致力于从多个维度引导青少年,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粮食的珍惜。同时,社区还将努力提高青少年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内容可能将得到拓展,涵盖更多农作物种类或农事劳作方式。社区计划与更多志愿者团队携手合作,以扩大活动规模与影响力,让更多青少年从中受益。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您认为社区还能开展哪些类型的劳动体验活动?我们期待您的积极评论、点赞和分享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