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泰山大剧院迎来了“非遗薪传弦歌有我”2024年山东省非遗讲解员大赛的决赛及颁奖仪式。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参赛选手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非遗文化魅力的全方位展示。
大赛的筹备与前期特训
10月27日,泰安市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内,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播音专业负责人、教授王杨,以及山东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台知名主持人肖辉馨,两位业界专家出席。本次特训旨在助力25名晋级决赛的选手提升实力,内容涵盖从非遗讲解技巧到舞台表演六大秘籍等多个方面,为他们在决赛中的卓越表现打下坚实基础。此举反映出大赛组织者对赛事的重视和对选手的关怀,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专业性。
决赛现场选手风采
28日上午,决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比赛分为传承人组、社会组和学生组三个组别,共有25位选手晋级参赛。这些选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有深厚的热爱与敬畏之心。他们各自从独特的视角出发,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山东各地非遗背后的匠心独运、传承历程以及梦想追求。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非遗文化以新颖、充满活力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大赛结果揭晓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本次大赛的奖项结果正式揭晓。一等奖共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100名,此外,还有30名选手荣获网络人气奖。这些奖项不仅是对选手们辛勤努力和付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传承非遗文化能力的肯定。大赛通过设置不同奖项,全面评估了非遗讲解员的综合能力。
颁奖仪式中的非遗节目表演
颁奖仪式上,穿插了非遗节目的精彩表演,有效提升了现场氛围。在宋代点茶表演环节,表演者通过温杯烫盏、调膏击拂至注汤击拂等一连串动作,将古人对茶的细腻追求和独特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宁阳木偶戏表演中,艺人们手法娴熟,操控的木偶栩栩如生,生动地传达了各种情绪。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颁奖仪式的观赏体验,更使非遗文化在具体的表演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赛规模与参与度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了本次大赛,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共同承办。活动自2024年6月8日开始,至8月5日结束。期间,共有来自社会各界的1037支队伍参与,其中社会组426支,传承人组309支,校园组302支。这一参与数据充分显示了大赛的广泛影响力,众多参与者的热情参与不仅体现了对非遗文化的深厚兴趣,也凸显了对非遗讲解员这一职业的重视。
承办地的展望
泰安作为活动举办地,拥有其独特的规划方案。该市致力于不断挖掘“非遗+”的创新发展道路,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旨在推动非遗文化的动态传承和特色产业的成长。此规划旨在最大化泰安的优势,确保非遗在当地得以持续发展并进一步繁荣。针对泰安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上的具体措施,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期待您的点赞与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