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康培稻田公园举办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活动,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该公园采用新颖的“演出+农文旅”结合模式,以青山为背景,稻田作为舞台,奏响了融合发展的和谐乐章,同时激发了深秋的活力。

音乐节点燃周末激情

音乐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在康培稻田公园,深秋周末迎来了两场热闹的音乐节。即便夜幕低垂气温骤降,人们的热忱依然不减。北京的一位00后上班族何丽冉身临其境,体验深刻。当天,人潮如织,人们在稻田边随着音乐轻声哼唱,摇摆身姿,全情投入于这独特的氛围之中,尽情享受着稻田与音乐带来的别样体验。这一幕映照出当代人们对多元化娱乐活动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在大自然环境中举办活动的独特魅力。

稻田做舞台,人潮涌动!山西太原这个公园周末接待 7 万余名游客  第1张

许多游客对于这种音乐节体验感到新奇。以往的音乐节通常在城市公园或特定地点举办,而此次,稻田成为了舞台的背景。参与者不仅能够享受音乐,还能领略田园美景。这种创新尝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公园丰富业态的吸引力

康培稻田公园以占地400亩的晋祠大米核心种植区为核心景观,业态繁多。其中不仅包括稻田乐园和稻田剧场,还设有民俗博物馆和烧烤露营地等。丰富的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游客们在稻浪中穿梭,拍照留念,同时享受各种田园娱乐项目,深切体验农文旅融合的魅力。这种融合模式将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显著增强了游客的体验。

以农业种植为核心,该模式在国内休闲农业领域开创了新的局面。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本身,而是融合了旅游和文化等多重元素。游客在享受休闲游玩的同时,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民俗文化,这对传承和发展当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影响。

可观的游客接待量和消费

康培稻田公园总经理康婧透露,周末期间,该公园迎来了超过7万名游客。消费情况同样引人注目,其中美食消费额接近50万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公园的巨大吸引力。游客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人流,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游客的增多显著推动了当地消费,从侧面揭示了农文旅融合模式的商业价值。

游客的消费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仅限于传统的娱乐设施和门票费用,美食消费亦占据了相当份额。这种现象或许与公园内种类繁多的美食以及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体验密切相关。

暖心的游客服务

公园为提升游客游览体验,付出了诸多努力。现场设有多个服务点,向游客免费提供热姜茶、醪糟以及本土特色玉露香梨等水果。演出结束后,设有五条接驳车专线,方便游客返回市区。此外,持有演出门票的游客在演出前后三天内,可免费游览部分核心景区。这些贴心服务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稻田做舞台,人潮涌动!山西太原这个公园周末接待 7 万余名游客  第2张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优质游客服务已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康培稻田公园凭借其周到的服务,在游客间树立了良好声誉。这种声誉得以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从而形成正向循环效应。

“双西”联袂带来独特文化体验

山西与广西的“双西”联合呈现了一场演出盛事。在“双西”联动区域,文化演艺活动接连上演,精彩纷呈。壮族女子演唱了《放雁》等天琴经典曲目,其婉转旋律回荡耳畔;太原锣鼓、风火流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同样生动形象,现场观众掌声如潮。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节目,让游客得以一次性领略两种地域文化的魅力。此外,广西大学生梁金莹在文创摊位身着壮族服饰,向游客介绍广西特色展品,展现了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

融合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元素,此类合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传播与互动。在此过程中,游客得以欣赏到各具特色的地区风情,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增强了对于多元文化的接纳与理解。

新兴的演艺经济与产业融合

康婧指出,演艺经济不仅是当下流行的趋势,更是我们致力于拓展产业链的焦点。“演出+农文旅”这一模式,不仅凸显了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促进了农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演艺经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地区效仿此模式,使演艺经济成为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演艺活动推动产业整体进步的模式显现出其正面价值。此模式能够高效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对于“演出+农文旅”这一模式,是否会在更多地区得到普及,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我们诚挚邀请读者留言交流,并期待大家为本文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