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寮步镇的禁毒社工刘钊铭,正以艺术与文化的手段,创新性地推进禁毒工作。他致力于为戒毒康复人员带来希望,此模式已成为当地禁毒工作的显著特色。

以艺术为桥,用文化点灯,他是戒毒康复人员的希望使者  第1张

艺术搭桥助力回归

寮步镇内,刘钊铭犹如一盏指引前行的明灯,照亮了戒毒康复的道路。2024年1月,他成功邀请了韩某加入书法禁毒宣传。在活动中,韩某积极参与,展现书法技艺,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举办地位于寮步镇。刘钊铭巧妙地将艺术元素融入禁毒工作,使像韩某这样的戒毒康复者重拾自我价值。这种创新方式突破了传统禁毒工作的局限,为他们融入社会注入了信心。

刘钊铭始终致力于以艺术作为连接的纽带。对于韩某这类个体,他们过去或许长期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而艺术活动则成为了他们通往光明的桥梁。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引起了共鸣,激发了他们重新拥抱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态度。

节日宣传成效显著

以艺术为桥,用文化点灯,他是戒毒康复人员的希望使者  第2张

在元宵佳节这个特殊节日,寮步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禁毒宣传活动。韩某满怀激情地投身其中,尤其在禁毒猜谜环节,他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在这一刻,他的热情参与成为了禁毒宣传现场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参与此次活动,韩某不仅获得了成就感,还无形中影响了周围的人。

2024年5月端午佳节之际,刘钊铭再次邀请韩某加入“禁毒+端午”的粽子制作禁毒宣传活动。活动中,韩某与亲子家庭互动融洽,热心向村民学习包粽子的技巧,并慷慨地交流了自己的经验。此类活动显示出,利用节日开展禁毒宣传极具实效,不仅实现了禁毒宣传的目标,还有助于戒毒康复人员更顺利地回归社会。

韩某的巨大转变

刘钊铭的持续助力,使韩某发生了显著转变。昔日,韩某或许显得消沉不振,但如今,他性格变得温和、阳光且充满活力。他工作态度积极,仿佛脱胎换骨。这一变化,源于刘钊铭的激励与扶持,以及多样化的禁毒宣传活动对韩某产生的正面效应。

韩某曾如蒙尘之珠,今经刘钊铭及多场活动的打磨,重拾光彩。他内心散发出积极向上的能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更在社会交往中树立了正面形象。这对戒毒康复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激励与期盼。

拒毒剧场项目启动

以艺术为桥,用文化点灯,他是戒毒康复人员的希望使者  第3张

2024年4月,寮步镇正式推出了“拒”毒剧场项目。该项目以教育剧场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禁毒知识。项目实施于寮步镇,发起者目标明确,旨在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刘钊铭及其团队精心创作并排演了两部以禁毒为主题的情景剧,通过生动的表演,深刻展示了吸毒的致命后果以及戒毒康复过程的艰难曲折。

拒毒剧场剧团的成员构成丰富多样,包括禁毒社工、戒毒康复者、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志愿者。他们团结合作,每个角色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参演的学生们更是直言,这种宣传形式既有趣味性,又充满互动性。

韩某的剧团之旅

刘钊铭的鼓励促使韩某加入“拒”毒剧场剧团,并投身于巡回演出。在剧团中,他犹如一颗崭露头角的新星,熠熠生辉。演出落幕之际,韩某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目睹了群众脸上洋溢着热情与喜悦,体会到了自己付出的价值,为能以这种方式为禁毒宣传贡献力量而感到欣慰,同时,对即将到来的下一场活动满怀期待。

韩某在剧团的表现激发了众多戒毒康复人员的斗志。他以实际行动昭示,过往的错误不应成为阻碍未来生活的因素。在恰当的引导下,这些人同样能够成为社会的积极分子,投身于公共事务,并从中获得快乐与价值。

传递无毒正能量

韩某与同事合力创作的文章《用心写一幅书法作品》成功发表于《中国禁毒报》,此举有效地扩大了无毒正能量的传播范围。刘钊铭对此充满信心,他计划针对戒毒康复人员所面临的困境和具体需求,致力于帮助他们重建自信,从而改变自身命运。

教育剧场由他们基于自身经历精心打造,其目标清晰。旨在使公众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并引导社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戒毒康复者。刘钊铭通过艺术手法展现了禁毒工作的人性光辉,助力东莞禁毒事业的发展。这种禁毒方式是否适合在更多地区推广?我们期待大家的点赞、分享及宝贵意见。

以艺术为桥,用文化点灯,他是戒毒康复人员的希望使者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