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靖安县,作为南方林区的一个重点林业县,其林业用地面积达176.4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4.1%。然而,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正遭受不法分子盗伐林木的严重威胁。美丽的森林资源,本应是这片土地的绿色财富,却不幸成为罪恶觊觎的对象。
群众报警盗伐事件
2024年9月下旬,靖安县宝峰镇周郎村周边的山场发生了一起令人遗憾的是事件。当地村民发现,原本由企业种植的杉树遭到盗伐。事件发生后,村民迅速向靖安县公安局报案。这片山场的杉树是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盗伐行为对大自然的恩赐造成了破坏。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作出反应,宝峰派出所的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勘查,这一行动体现了警方对破坏环境案件的重视态度。
民警抵达现场后,立即对周边的山场进行了细致的勘查。这一步骤是他们处理盗伐案件的常规程序。通过这种对周边环境的细致检查,有助于发现更多关键线索。
发现盗伐现场
经过详尽搜索,警方在小塘湾水库东侧的山地发现了非法砍伐树木的现场。原本茂盛的杉树林已变得稀疏,新露出的树桩痕迹清晰地显示出犯罪分子近期有作案行为。这片山地原本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非法砍伐行为已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警方意识到犯罪分子可能再次作案,因此迅速决定在现场设伏,并在盗伐地点连续守候数日。
嫌疑人似乎意识到了异常声响,尽管警方连续数日进行蹲守,但未能取得任何成果,这一情况无疑使案件侦破工作陷入了不利局面。这一现象亦表明,盗伐者不仅狡猾,且具备较强的反侦查能力。
陷入侦破困境
在多次蹲守未果的情况下,民警启动了调查和排查工作。调查发现,这片山场自十多年前起由企业承包种植杉树,但近年来却无人管理。此外,盗伐行为发生的地点十分隐蔽,位于山场深处,远离村庄和马路,且周边无人居住,这使得有效线索的获取变得极其困难,从而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此类情况在森林盗伐案件中较为普遍,偏远的地势常常成为破案的重大障碍。
案件进展缓慢,然而民警并未松懈,他们深知需转变策略以突破困境,这种态度体现了他们在遭遇挑战时的坚定意志。
调整侦查思路
宝峰派出所副所长舒敏豫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即针对盗伐者急于出售木材的心理,深入邻近的木材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这一逆向思维成为破解案件的关键环节。最终,在木材加工厂他们搜集到了关键的线索,案件得以出现转机。此举也充分展现了民警在解决难题时展现出的灵活多变的执法手段。
警方根据从木材加工厂获取的情报,对行动部署进行了重新调整,此举显著提升了行动效率。
成功抓获嫌疑人
9月20日,这一天具有重要意义。宝峰派出所与森林分局共同对车辆实施布控,成功抓获了涉嫌盗伐杉木的嫌疑人黄某和黄某飞。两名嫌疑人对于非法盗伐山场杉木的事实毫无否认。他们的盗伐活动导致大量杉树死亡,同时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严重损害了森林资源。
自9月份以来,他们频繁作案,将盗伐的杉树加工成2米长的杉原木,并将之运至木材加工厂销售以获取利润。这种手段已成为他们的常规操作。他们的贪婪行为导致原本茂盛的山林遭受破坏,不再完整。
案件后续与提醒
在后续调查中,警方发现黄某、黄某飞作案地点不止一处,附近多个山场的杉木被盗伐,均为二人所为。林业工程师鉴定结果显示,已有超过110株杉树被盗伐,符合刑事立案条件。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某、黄某飞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查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民众,一旦察觉到有人进行非法砍伐树木、非法捕猎或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务必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维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向广大市民提问,当您目睹这些破坏生态的行为时,是否能够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举报?我们期待大家积极点赞并转发本文,以便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森林资源的保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