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至3季度,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于10月25日举办了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多项成绩显著,其中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情况,以及对全省的贡献。此外,各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这些成就均值得关注。
农业发展态势积极
红河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土特产”,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16.05亿元,同比增长3.3%。农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5亿元。这些数据表明,红河州在农业领域的投入稳步增长,成效逐步显现。特色经济作物规模持续扩大,水果产量同比增长8.3%,蔬菜产量同比增长3.9%,中药材产量同比增长173%,这些数据共同展示了红河州农业多元化和高效益发展的成果。
红河州农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这一成果得益于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政策层面,积极引导资源向农业领域倾斜,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农产品潜力。在市场供应方面,特色经济作物的产量提升,体现了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以及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提升。那么,红河州应如何持续推动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发展稳步前行
红河州在产业发展和工业主攻方面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位列全省第五,滇中州市首位。1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在10个主要行业中,有9个行业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烟草制品业,9月份当月增长达到16.2%,实现了止滑回升。
重大工业项目构成了工业发展的坚实支柱。宏合的193万吨低碳铝项目等正在稳步推进,而圣比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项目也已完成并投入运营。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12.8亿元,同比增长13%。这一数据反映出红河州在工业发展方面,无论是现有产业的拓展还是项目储备,都展现了周密的布局。那么,该州又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布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
红河州根据地区特点,积极培育新型生产力,成效显著。在2023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等三大新兴产业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达到19.5%。同时,“新基建”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以5G商用为标志,已累计建成5G基站10613座,位列全省第三。此外,有3家企业被评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示范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新增29户,总数增至536户。
新质生产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红河州,新兴产业布局为未来工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此过程中,政府引导与扶持同企业自身的创新转型紧密结合。面对发展中的各种挑战,红河州正积极探索如何使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实现相互促进。
社会消费快速增长
红河州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消费增长。在2024年前三季度,该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省首位,总额达到812.6亿元。这一增长率达到6.5%,不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的3.2个百分点,也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的3.7个百分点。该州通过举办促进消费的系列活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确保市场供应等措施,有效推动了商贸经济的稳定增长。
红河州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其在推动消费增长方面的主动态度。这些措施促进了市场的兴旺,进而推动了经济循环的活跃。面对未来,红河州将如何继续创新,采取更多有效的消费刺激手段,以巩固其领先地位,成为关注的焦点。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24年前三季度,红河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2.16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滇中地区第一。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7.6%。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红河州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角色。
红河州积极拓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等多渠道发展,持续强化经济正向发展趋势。此举表明,多元化经济战略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契合。那么,红河州将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板块,以保持这一增长势头?
经济大州支撑作用
红河州经济在全省范围内占据关键位置,正有效扮演着支撑全局的角色。这种责任的承担,并非单一产业或领域的成就,而是整个经济体系全面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全面性在农业、工业的升级改造及社会消费的兴起等多个产业领域均有体现。展望未来,红河州将如何进一步增强这一支撑作用,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关于红河州未来经济发展的观点,期待您的评论与互动。同时,也请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