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成都成功举办了“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中的供需对接会。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机构和人员参与,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众多主体参与
该活动吸引了4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53家投资、融资机构、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参与。现场参与人数超过500人,线上观看人次更是超过50万。活动覆盖地域广泛,联动了多个地区的主体,众多高校和各类机构共同参与。众多机构和人员的参与表明,该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反映出知识产权相关活动正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对于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具有积极影响。
活动的关键
活动以“跨区域协同专利转化运用”为核心关键词。在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共同作用下,供需双方均积极投入。活动广泛征集了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众多项目成果,总计达1422项,其中专利开放许可项目有485项。此外,还发掘出533项需求项目。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跨区域合作在专利转化中的关键推动力,同时也显示出当前知识产权供需体系构建方面的积极进展。
签约成绩斐然
供需对接会的签约成效显著,其中专利成果交易和投融资类项目金额累计达5.929亿元。挖掘出的意向和成交项目金额总计43.08亿元,刷新了历届最高纪录。这一成绩体现了活动的实效性和务实性,直接彰显了知识产权市场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揭示了各方参与者对知识产权价值的深刻认可和紧密合作意愿。
当地产业清单发布
成都市在会议中公布了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机会清单。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例,相关代表指出,他们计划利用这份清单来精确匹配企业需求。此举表明,成都市在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方面有着积极的战略部署,旨在将本地高校资源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这一做法也为其他地区的产业与知识产权结合提供了示范和参考价值。
人才引育对接
活动在促进知识产权及其相关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取得了进展,举行了签约仪式。其中,9所成都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7家成都市知识产权托管中心共同签订了人才培养托管服务协议。这一系列行动为知识产权领域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有效缓解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进而助力知识产权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多种发布与仪式
活动现场内容丰富多样。首届千校万企未来产业博览交易会预发布活动及其他多项发布和仪式相继展开。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的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这些情况充分展现了活动的广泛性。活动不仅对卓越的知识产权项目给予了表彰,还为其他项目树立了典范,同时,众多发布和仪式也预示着未来知识产权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趋势和合作机遇。
读者们,请问您认为高校与企业间在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活动,还需在哪些领域进行强化?同时,我们也期待您对这篇报道给予点赞与转发,以促进更多人对知识产权发展现状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