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9点刚过,MU501航班满载旅客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目的地为香港。这一看似普通的航班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凡的历史。1999年,在这同一航班和地点,见证了上海机场边检站的成立。历经25年的发展,这段历史充满了丰富的故事和显著的成就,令人不禁感叹。

航班见证边检站起源

1999年10月25日,浦东国际机场见证了上海机场边检站的正式成立。该站为MU501航班旅客顺利办理了入境边检手续,从此,这里成为了边检站守护的东方国门起点。25年前,这里的发展前景或许未曾预料。随着时代的进步,上海机场作为航空枢纽的地位日益显著,边检站的职责也随之变得更加重要。

往昔的点点滴滴或许仍清晰如绘,从起初的边检手续办理起步,这一过程逐步演变成了现今庞大且繁杂的边检系统,其背后汇聚了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查验人员数量领先全国

自1999年成立以来,上海机场边检站取得的成就备受关注。该站年查验出入境人员数量已连续21年位居全国空港口岸之首。1999年,查验人数仅为5万人次,而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3900万人次。这一显著的数据变化不仅彰显了上海机场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揭示了边检站工作量显著增加的事实。

在常态下,我国日均出入境客流量稳定在10万以上。这一规模庞大的人流,使得边检站在25年间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超过4.5亿人次。这一巨大数字背后,凸显了边检站的关键作用,每一次的查验都直接关系到国家门户的安全以及旅客的出行顺畅。

25 年!这个边检站见证了多少人的出入境之旅?  第1张

筑牢安全防线

浦东国际机场边检现场,旅客往来不息。边检站不仅在服务上持续开放,更坚决履行着维护国家口岸安全的职责。通过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的创新警务模式,在“天网”、“猎狐”、“獴猎”等系列专项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专项行动中频繁抓获红通人员,显著增强了打击非法出入境及其他违法犯罪的力度。在此高压态势下,非法出入境、跨境赌博、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合法旅客的出行安全,提升了出行信心。

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上海全力推进“五个中心”的建设,确保浦东国际机场口岸能够高效处理大量出入境旅客,为此,上海机场边检站正加速改革进程。他们正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持续在政策创新和供给方面努力。

创新政策领域,上海率先实施24/144小时过境免签等创新举措,这些政策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复制和推广,对中国出入境管理政策的优化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全国层面,上海的成功经验展现了其作为引领和示范的关键作用。

提升口岸通关效能

边检站为增强口岸通关效率,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实施中外旅客分区查验,有效提升了通关流程的有序性和效率。此外,引入“蛇形通道候检”模式,便于管理旅客流量。同时,还采用了外国人信息采集前置分流的大客流保障机制。

在众多旅客面前,流量管理和查验的模式经过实践验证,确属有效。这些模式在满足不同国家旅客需求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等待时间,并有效降低了通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打造外语志愿服务队

上海机场边检站为提升中外旅客通关咨询效率,创新设立了由百人组成的双语志愿服务队。该团队熟练掌握英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13种外语,致力于为旅客提供专业、及时的通关咨询服务。

无论旅客来自何国,一旦遇到困难,都能迅速获得语言支持。此举不仅提升了旅客的通关感受,同时也彰显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以及边检站作为国门守护者的国际化视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对此,我们想听听读者的看法:您认为边检站未来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