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上海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的进出口总额呈现了复杂多变的趋势,既包括了增长,也有下降的情况。这一现象在贸易方式、参与主体以及市场分布等多个维度上均显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一现象所反映出的经济动向,促使人们对于未来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进出口总值微增情况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上海市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7万亿元人民币,但同比增长率却仅有0.03%。这一增长率偏低,表明上海进出口的整体形势相对复杂。尽管有所增长,但所承受的压力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的背景下,这些因素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影响。此外,这种微小的增长可能是由于多种积极与消极因素的相互作用。

我国进出口数据总体稳定,但细致分析后,出口与进口增长态势各异。出口总额达到1.3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而进口总额为1.84万亿元,同比下降1.6%。这种出口与进口的分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亟需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

贸易方式格局变化

过去三个季度,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比重接近六成,总额累计达1.8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降幅为0.1%。尽管有所减少,这一比重依旧显著,显示出一般贸易在上海整体贸易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保税物流方式的进出口总额为8231.4亿元,同样下降了0.2%。两种贸易方式的表现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进出口总额达到432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降幅为0.2%。但与过去8个月相比,降幅已明显减小,减少了2个百分点。特别指出的是,自7月份起,该行业已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这种积极的发展态势被视为积极信号,预示着加工贸易可能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不同企业主体表现

民营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表现卓越,增速位居行业之首。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其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04万亿元,同比增长6.2%,这一比例占到了进出口总额的32.7%,比前8个月提升了0.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揭示了民营企业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实现328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市场份额达到10.4%。与此同时,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8万亿元,却呈现3.6%的下降趋势,占比高达56.8%。这种变化可能受到外资企业面临的多重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其进出口业务造成了压力。

进出口对象的变化

进出口对象方面,欧美国家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趋势。具体分析,欧盟与美国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均有所减小,欧盟的降幅从先前的6.9%降至5.6%,而美国的降幅从2.9%降至1.8%。与去年同期前8个月的数据相较,欧盟降幅减少了1.3个百分点,美国的降幅减少了0.1个百分点。

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其总额达到了422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6%,增速比前8个月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日本、台岛及韩国的贸易情况存在差异。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进出口总额达到1.13万亿元,增长率达4.4%。这些增长数据充分反映了该地区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态势。

不同产品的出口态势

上海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显著,出口金额高达914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在所有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占比达68.8%。其中,船舶出口领域尤为突出,出口金额为526.5亿元,同比增长率114.9%,增长势头强劲。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持续上升,出口总额达到1431.7亿元,同比增长了6%。在众多出口领域中,纺织服装和塑料制品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实现了3.5%和11.8%的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未锻轧铜及铜材的出口增长尤为显著,其增幅达到了1.6倍,成为出口增长的一大亮点。

机电与大宗商品进口形势

我国机电产品进口总额占比超四成,具体金额高达7925.2亿元,同比增长1.7%。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052亿元,同比增长0.5%。同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进口额显著增长,增幅达50.6%。

进口大宗商品市场活跃,总额达到了2091.6亿元,同比增长了8.2%。其中,铁矿砂的进口贡献显著,对整体增长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这一进口结构真实反映了上海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状况。

各位读者,关于上海在即将到来的进出口贸易领域的进展,您有何高见?您认为上海应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同时,欢迎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