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南京市在南京广播电视台的演播大厅成功举行了科普讲解大赛的决赛和颁奖盛典。此次大赛由多个部门共同承办,亮点纷呈。奖项类别众多,且优胜者将代表南京市参加全国比赛。这些亮点吸引了众多市民的极大关注。

大赛成果丰硕

经过层层激烈的选拔,该成果的获得实属不易。在本次决赛中,共涌现出4位一等奖得主、16位二等奖获得者以及27位三等奖获奖者,奖项设置涵盖了不同等级。约有300名科普爱好者踊跃报名,经过初赛和半决赛的筛选,最终12位成年组和8位青少年组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这些数据充分揭示了比赛的激烈竞争和参与者的广泛性,同时也体现了南京市民对科普讲解的极大热情。该赛事已成功举办十届,持续吸引众多爱好者积极参与,这一现象进一步彰显了赛事的深远影响力。

本次竞赛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选手,均展现出卓越的表现,凸显了不同年龄层对科普知识的浓厚兴趣。一等奖获得者刘慧,任职于南京海关,其讲解风格独具特色。青少年组一等奖得主朱柏乐,就读于东郊小镇小学四年级,他带来的关于江豚的讲解同样极具吸引力。这些精彩纷呈的展示,使得本次大赛的成果既丰富又多元。

近 300 名科普爱好者齐聚南京,只为争夺科普讲解大赛冠军  第1张

优秀选手表现

决赛舞台上,选手们各显身手。成人组一等奖获得者刘慧,扮演火星车“祝融号”,以独特的视角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备赛阶段,她全力以赴,将零散的时间全部用于查阅资料,甚至将社交平台的推送转化为航天知识的分享。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生动的叙述,刘慧将“祝融号”在火星着陆的9分钟精彩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评委和观众均为之深深吸引。

朱柏乐小朋友表现出色,他凭借参与活动积累的江豚知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同时,他因参与保护江豚的活动,荣获了“守护长江小卫士”称号。手持证书时,他羞涩的笑容格外迷人,对未来活动充满期待。这些选手的表现无疑为大赛增添了精彩。

大赛主题与分组

该赛事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核心主题,选手们从多个视角对知识进行了深入阐述。赛事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两大类别,这种划分方式增强了比赛的针对性,全面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参赛者的知识积累与表达能力。成人组选手展现了成熟的理解力和独到的见解,青少年组则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不同年龄段的选手齐聚一堂,点燃了科普知识的火花,使赛事内容既丰富又均衡,有助于吸引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群体参与到科普讲解活动中。

近 300 名科普爱好者齐聚南京,只为争夺科普讲解大赛冠军  第2张

本次赛事中,这种分组模式表现卓越。决赛阶段,两组选手均表现出色,成人组选手讲解详实且严谨,青少年组选手则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这一过程共同助力了赛事的圆满落幕。

优秀组织奖颁发

赛事落幕之际,特别授予表现突出的推送单位和区级部门优秀组织奖,以此表彰他们在幕后辛勤工作的卓越贡献。该奖项的设立,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和确认,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各单位及部门在选拔优秀选手、策划活动等方面的主动性和热情。

该奖项肯定了参赛组织在赛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涵盖了积极协调和激励选手参与等多个方面。若非这些组织的不懈努力,赛事的顺利开展将面临极大挑战。同时,该奖项的设立不仅丰富了大赛的奖励体系,而且进一步点燃了更多单位和部门参与未来赛事组织的热情。

国赛选手推选

市科技局拟挑选在成人组表现优异的选手,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参赛队伍,该队伍将参加11月份举行的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这一举措是对选手出色表现的进一步肯定。该赛事由科技部主办,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南京代表队吸纳了众多优秀选手参赛,这不仅是一次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此前,南京选手在市级赛事中脱颖而出,代表队多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荣获荣誉。如今,南京队寄望于选手们在国赛中再接再厉,以期显著提高南京在全国科普领域的知名度和地位。

大赛品牌影响力

南京市科普讲解大赛已成为我市备受关注的科普品牌活动,其社会参与度颇高,覆盖范围亦十分广泛。自举办十届以来,该活动在市民心中已确立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赛事不仅为众多科普爱好者提供了滋养,还为科普讲解大赛输送了众多杰出选手,并打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平台。这一赛事的存续推动了南京市科普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潜能的涌动,同时弘扬了科学家精神。

南京市成功举办了科普讲解大赛,这一活动对南京的科普事业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正面效应。普遍观点认为,此类比赛是否适宜在更多城市推广?对此,我们怀着极大的期待,热切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分享见解与评论,共同参与这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