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60 后学霸云集!学分银行开张,最高积分竟达 1200 多分  第1张

上海杨浦区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新分部正式启用,场面颇为热闹。在此,学霸们兑换了各自的奖品,而众多中老年人也在学习之旅中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不过,男女参与学习的比例似乎存在差异,这其中蕴藏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故事。

杨浦分部开业热闹非凡

今日,上海杨浦区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分部正式开业。长海路街道社区学校成为这一盛事的举办地。现场,众多学员汇集于此,兑换他们积累的学分以换取奖品。这一现象在开业首日尤为明显,显示了该模式在终身学习推广方面的积极成效。许多中老年学员在此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们通过学分的积累,在教育领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不仅如此,该分部的设立将为周边居民带来终身学习的机遇与激励。未来,此处有望成为知识交流与学分积累的重要场所,显著提升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霸朱永兰的学习之旅

朱永兰阿姨的学习经历令人赞叹。这位65岁的阿姨在社区学校坚持学习了14年,累积获得了1112分的高分。她从零开始学习钢琴,这一过程充满挑战。然而,经过不懈努力,她如今已能熟练演奏《致爱丽斯》等经典曲目。

朱阿姨每周的日程安排丰富多彩,各类课程为其生活增添了充实感。在家庭聚会场合,她更是以钢琴演奏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学习所得。她对文艺类课程的深厚兴趣,使她在众多课程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技能的提升还是内在气质的增强,都得益于不断的学习。

王利丽舞蹈与书法兼修

王利丽阿姨,年逾六旬,生活依旧精彩纷呈。在社区学校的舞蹈课程中,她重拾了年轻时的舞蹈热情。经过不懈努力,她不仅成为舞蹈队的队长,更在书法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成功考取了书法7级证书。

王阿姨不仅个人成就显著,更在传承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她向对学习感到畏惧的小孙女展示自己练习书法的草稿,借此让孙女领悟到持之以恒、积累沉淀的重要性。此外,她还激励老伴一同重返校园,老伴因此成为了双胞胎孙女英语学习的良伴,家中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秦瑞霞的付出与收获

秦瑞霞阿姨,年满66岁,她的经历颇具特色。在社区学校,秦阿姨勤奋学习太极、拉丁舞等课程。此外,因协助制作黑板报,她报名参加了书法班。通过学习,她积累了更多助人为乐的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秦阿姨不仅提升了个人技能,还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目前,她正通过志愿服务,向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人传授太极等健身方法。学员年龄跨度从65岁至98岁不等。她以自己的努力,激励更多的人共同体验学习与健康的乐趣。

课程丰富吸引众多学员

长海路街道社区学校在秋季开设了44个班级,这些班级涉及17门课程,内容从艺术修养到实用技能,覆盖了广泛的领域。教学方式强调实践体验,考核形式多样。报名人数达到1258人,参与者的年龄跨度从40岁至80岁。

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教学方法多元,极大地满足了中老年人的需求。无论是追求不同兴趣爱好的学员,还是有着不同知识需求的,都能在此找到契合自己的课程。这一特点,正是中老年人踊跃参与社区学校学习的关键因素。

男性参与度稍低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区学校中,阿姨的数量显著超过爷叔。阿姨们普遍展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爷叔们却常常难以跨出学习的第一步。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或许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又或是课程内容未能充分吸引男性参与。这一现象揭示了当前中老年教育推广中存在的性别不均衡问题。

尊敬的读者,针对如何激发爷叔们对中老年教育的参与积极性,您有何建议?热切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并欢迎在评论区展开深入交流。